前不久,筆者在黃墩鎮侯家溝村看到,幾十棟古村居依山層疊,石墻黛瓦,石階石巷,仿若世外桃源,寧靜悠閑;東山坡上近百年的平柳樹,冠蓋亭亭,根深葉茂,虬枝橫斜,保留了完整的自然古村落,吸引著很多游客來游玩。
發展鄉村旅游,重在留得住鄉愁。
旅游的靈魂是文化,鄉村旅游的靈魂是鄉愁。鄉愁也是文化,而且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種文化。在鄉村旅游風起云涌的當下,沒有鄉愁的鄉村旅游就沒有了靈魂,將變得黯然失色。留住鄉愁就是留住難忘的家鄉親情,留住獨一無二的美麗村落,進而才能留住體驗鄉村生活的游客。
留住鄉愁,要保護好生態環境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留住鄉愁的基礎;鄉村旅游之所以讓人們向往,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原生態——自然的山水、原始的村貌、真實的田園生活等。保持鄉村生態,也是最大程度彰顯鄉村旅游獨特價值和韻味的需要。因此,留住鄉愁,就要堅持遵循綠色發展理念,保持鄉村原有的風貌,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和眼前的利益。唯有如此,才能留得住鄉愁。
當然,保護好生態環境,并不意味著不開發,關鍵是要堅持“保護優先”的原則,做到“在保護中開發,在開發中保護”,真正留得住農村大地青山綠水、鳥語花香的和諧圖景。
留住鄉愁,就要留住鄉村記憶。鄉村記憶承載著鄉村的歷史與文化。而保護和利用好傳統村落,就是留住鄉村記憶的重要方式之一。每個古舊村落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,應努力找到每個村落的獨特定位,走差異化發展之路,堅決杜絕“拆舊建新”“千村一面”等情況的發生。在景觀打造過程中,侯家溝村尊重古村落原貌,對古建筑、古樹和古河道著重保護;在文化底蘊的培育中,注重挖掘紅色文化、知青文化、歷史名人等,并打造了知青記憶館,講述知青故事。這個做法,讓歷史文化在保護中更好傳承,讓鄉村景色更美麗、文化更興盛,為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更強勁的內生動力。
鄉愁,本質上是人們對家鄉的記憶、情懷和念想,也是一種激勵人們建設美好家園的正能量。發展鄉村旅游,我們就需要這樣的正能量。(臨初)